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性善說

一般人談性,都會著眼於實然的自然之性, 由於自然之性只是性情表現的結果,故不可能歸納出人性善惡。然而, 儒家的性善說, 著眼點落於應然的道德之性, 而必須要人自覺時才能呈現。

所謂的道德之性, 是指人類在道德上總是善的, 原因是我們這個人都有著一點點的幾希。所謂幾希,就每一個人皆有的良心。"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民,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人與禽獸的分別, 就是這一點點的幾希, 它是微乎其微,若隱若現,隱隱約約, 但卻是壁立千仞. 是人與禽獸的真正差別之處。

"不慮而知謂之良知,不學而能謂之良能", 良知是與天俱來, 並非由後天習成。故無論有多少學歷, 無論有多少財富, 我們每個人心內都存有著一顆良心,正正因為我們每人都有良知, 故才有"人皆可為聖賢"之說。良知是所有德行之始: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只要人一念自覺,自然有"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沛然莫之能禦",壁立千仞之別

例子: 1) 孺子入井, 2)巴士讓座 等

既然人皆有善良的道德心, 何以賓然之性會有善惡之別呢? 惡,其實就是無善,惡本身並不存在,就如光明與黑暗, 黑暗其實並不存在,只是沒有光言而 。綜括孟子之言,人缺乏善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被物欲所牽涉, 故"一念警覺便可以為善,一念沉迷便會為惡", 這也是所謂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另一個原來是來自不良的環境,正如麥之種子同而收成有異, 乃地有肥磽,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故孟子教人尚友,尚志,永放心, 以超脫環境之陷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