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

子為父隱, 父為子隱

問:子為父隱, 父為子隱 , 是大家心中的正義嗎

眼見很多人認為開口出聲的人是恥辱,認為親近的人告發其醜行是不當的行為、品行低劣。
難怪揭露中國醜行的中國人都要被打進監獄

 

答:

子為父隱, 父為子隱 ,
隱,並非為左面子而隱,而係唔忍心見到親人受罪而隱,
隱既,只係無心之失, 順手牽羊, 而非大是大非的問題,
加上我認為並非隱完就算,  父親順手牽羊後, 除左說服父親不要再犯錯, 亦要暗中還返隻羊比受害者。
孟子話如果禹父親殺人, 禹會背父親到一個無人到既海邊, 同父親過住最後既生命。背去無人既海邊, 同樣係因為可以為天下人帶黎最少既影響, 所以孟子會帶父親去海邊, 而非隱於市。
咁做會比直接告發得到而大既效果。
直接告發既話, 不但會傷害到父子之情, 更加可能會令父親添上更大既仇恨 , 同刑罰既宗旨適得其反。
同時, 子為父隱, 父為子隱 ,
只係合適於無心之失, 順手牽羊, 如果吸毒等比較大既罪行,就應該另當別論。
至於揭露中國醜行的中國人, 揭露後中國人並不會有所刑罰, 反而有可能從其中改過來, 所以有此情況下與 子為父隱, 父為子隱 無關

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崇尚自然

儒家 :

人的德性與自然吻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山比喻人格穩重敦厚,水比喻性格活潑好動。

道家 :

順其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禪宗 :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莫非般若。"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仁 ,義,禮,智

*由良知而來

四端 擴充 定義 基本 極至
惻隱 無私普遍的惻隱不忍之心 愛家人,愛國人,愛天下人,以至對萬事萬物有情,而有贊天地化育之心 補自然天地之不足,而與天地參
羞惡 公平正直心 使人我皆得其所,實現各種平得之理想 犠牲生命以見氣節,體現超自然生存之精神價值生命。
辭讓 自己禮讓,對人尊重 尊敬父母,師長,聖賢,以至一切對人類文化有貢獻的人 尊敬人所形成之人倫世界與人文世界
是非 明辨是與非 能辨是非,求真理,自我反省,正視一切 使人我皆不違真理,改過遷善,使人類社會日進無彊,使人倫世界人文世界悠久長存

中國的重人精神

  • 中國古化有地天人三才,人為三才之一。人的精神能上通於天,下達於地。
  • 人能頂天立地於宇宙間。
  • 能"與天地參", 即可參與助成天地萬物化育之功。

"天"的原意是指超越的天帝。如果是某宗教的信徙, 能將自己的宗教信仰身體力行地表現出來,已可算是上通於天。如果沒有宗教信仰的,能把我們大家接受的道德觀念實踐出來,如傳統所說的仁,義,禮,智,信,愛人如己,誠實不欺等做出來,也可算上通於天。

"地" 是指物質的自然世界,能惜物,愛物,長養生物,保育環境,也可說是下達於地。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朋友有信

原則: 和而不同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不是技能, 而是指人生智慧。習指的是實行並運用。 如果能經常從生活中找到人生智慧,並能運用於其中,不是一件悅事嗎?

朋,古代指的是同道中人。孔子曾經說過:”知我者其天乎?”,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故君子絕不會同流合污。有朋自遠方來, 指的是如果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也能夠幫助別人提升道德修養,學習成為君子,能夠互相瞭解的話, 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慍,就是不怨天,不尤人。當別人不了解自己的學說時, 也說是在禮壞樂崩時也怨恨任何人,反而反省自己的過錯, 這,就真正是一位君子了。

  •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不忠?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

曾子說:我每一天都以下列三件事來自我反省:一是我為別人謀劃辦事是否有盡心盡力?二是我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做到誠實信用? 三是我有沒有把一些未經過自己反復思考、演練確定為真的東西傳授給別人?

賢人政治

何謂政治?

政治乃管理眾人之事,其根本自的在於正眾(讓天下人正得其所)。

君德

  •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職

  •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儒家中的審美智慧

甲. 和諧之美:

1) 天地自然之和

中國古代的先哲不大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而是強調融入自然,欣賞自然,講天人合一,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孔子當年與弟子討論人生的理想和樂趣,他最贊賞和神往的就是弟子曾點說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是多麼生動的回歸大自然的審美境界啊!

2) 情思與理性之和

儒家經典十分重視文藝作品對人的情感與理智的陶冶和調適作用,一方面肯定文藝作品要真實地抒發詩人的內心情感,並且以情感人,讓讀者受到情感的洗禮,一方面又反對在作品中過分宣洩情感,要求詩人的寫作應當“發乎情,止乎禮義”,就是要表現合乎倫理道德的情感,而不是無節制、非理性的情感。 這似乎是要在文藝作品表現情感與表現理性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創造一個情與理相統一的審美境界,目的是更好地發揮文藝作品對人的陶冶、淨化作用。

乙. 美善相樂:

說音樂中的美善相樂。《論語》中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大家都知道這段話,但是有沒有想過,這裡記載了一個十分典型的審美欣賞案例。《韶》樂之美,到了何種程度呢?孔子表達他的感慨說,想不到《韶》作為音樂作品能達到如此美妙的極點!這樣一次音樂欣賞產生的審美效果竟然是讓孔老夫子 “三月不知肉味”,不想吃肉了。所以孔子因為聽到美妙的音樂而可能很長時間不知肉味。那麼《韶》樂究竟好在何處呢?孔子評價說:“盡美矣,又盡善也”,意思是說,《韶》樂不僅符合音樂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要求,所以它是盡善又盡美的音樂典範。對比之下,孔子評論另一種音樂——《武》樂,“盡美矣,未盡善也”,說明《武》樂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求。由此說來,“盡善盡美”就是要求美與善高度融合統一的審美原則,也是儒家經典中最突出的審美標準。

丙.人格之美: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孟子》,盡心下第25章)

  「可欲之謂善」,欲可分為感性之欲與道德之欲,讓感性之欲在道德之欲的節文之下,成為可欲之欲,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第12),這就是「善」的功夫。

    但人之因禮而視聽言動,使感性之欲歸攝於禮,而成為可欲之欲,其動機可能基於邀譽,也可能因為習慣等等外在因素。因此,進而須「攝禮歸仁」,使感性之欲之歸攝於禮,乃基於吾人之仁體,這就是「有諸己之謂信」的真義。孟子也有「由仁義行」與「行仁義」之分(離婁下,19章),同樣都要讓「善」成為有本有源的功夫,如是,不斷積累、不斷擴充,以至無盡無漏,就可以逐步達到美、大、聖、神的境界,因此關鍵在「信」。

    任何時候都以道德法則為唯一且最高的動機者,才是「由仁義行」,如此才是真正的「有諸己」,故曰整個道德修養的關鍵在「信」。

  「充實之謂美」之「充實」,就是充內形外,讓道德之欲不斷展現到外面,所謂外面,首先就是展現到吾人之身體,其次則影響到吾人之外的人與物。但這兩者其實是二而為一,展現到吾人的身體,必然會影響到他人或他物。

節自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6004024.html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ym03lu&f_ART_ID=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