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崇尚自然

儒家 :

人的德性與自然吻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山比喻人格穩重敦厚,水比喻性格活潑好動。

道家 :

順其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禪宗 :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莫非般若。"

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

仁 ,義,禮,智

*由良知而來

四端 擴充 定義 基本 極至
惻隱 無私普遍的惻隱不忍之心 愛家人,愛國人,愛天下人,以至對萬事萬物有情,而有贊天地化育之心 補自然天地之不足,而與天地參
羞惡 公平正直心 使人我皆得其所,實現各種平得之理想 犠牲生命以見氣節,體現超自然生存之精神價值生命。
辭讓 自己禮讓,對人尊重 尊敬父母,師長,聖賢,以至一切對人類文化有貢獻的人 尊敬人所形成之人倫世界與人文世界
是非 明辨是與非 能辨是非,求真理,自我反省,正視一切 使人我皆不違真理,改過遷善,使人類社會日進無彊,使人倫世界人文世界悠久長存

中國的重人精神

  • 中國古化有地天人三才,人為三才之一。人的精神能上通於天,下達於地。
  • 人能頂天立地於宇宙間。
  • 能"與天地參", 即可參與助成天地萬物化育之功。

"天"的原意是指超越的天帝。如果是某宗教的信徙, 能將自己的宗教信仰身體力行地表現出來,已可算是上通於天。如果沒有宗教信仰的,能把我們大家接受的道德觀念實踐出來,如傳統所說的仁,義,禮,智,信,愛人如己,誠實不欺等做出來,也可算上通於天。

"地" 是指物質的自然世界,能惜物,愛物,長養生物,保育環境,也可說是下達於地。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朋友有信

原則: 和而不同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習不是技能, 而是指人生智慧。習指的是實行並運用。 如果能經常從生活中找到人生智慧,並能運用於其中,不是一件悅事嗎?

朋,古代指的是同道中人。孔子曾經說過:”知我者其天乎?”,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故君子絕不會同流合污。有朋自遠方來, 指的是如果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也能夠幫助別人提升道德修養,學習成為君子,能夠互相瞭解的話, 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慍,就是不怨天,不尤人。當別人不了解自己的學說時, 也說是在禮壞樂崩時也怨恨任何人,反而反省自己的過錯, 這,就真正是一位君子了。

  •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不忠?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

曾子說:我每一天都以下列三件事來自我反省:一是我為別人謀劃辦事是否有盡心盡力?二是我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做到誠實信用? 三是我有沒有把一些未經過自己反復思考、演練確定為真的東西傳授給別人?

賢人政治

何謂政治?

政治乃管理眾人之事,其根本自的在於正眾(讓天下人正得其所)。

君德

  •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職

  •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儒家中的審美智慧

甲. 和諧之美:

1) 天地自然之和

中國古代的先哲不大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而是強調融入自然,欣賞自然,講天人合一,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孔子當年與弟子討論人生的理想和樂趣,他最贊賞和神往的就是弟子曾點說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是多麼生動的回歸大自然的審美境界啊!

2) 情思與理性之和

儒家經典十分重視文藝作品對人的情感與理智的陶冶和調適作用,一方面肯定文藝作品要真實地抒發詩人的內心情感,並且以情感人,讓讀者受到情感的洗禮,一方面又反對在作品中過分宣洩情感,要求詩人的寫作應當“發乎情,止乎禮義”,就是要表現合乎倫理道德的情感,而不是無節制、非理性的情感。 這似乎是要在文藝作品表現情感與表現理性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創造一個情與理相統一的審美境界,目的是更好地發揮文藝作品對人的陶冶、淨化作用。

乙. 美善相樂:

說音樂中的美善相樂。《論語》中記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大家都知道這段話,但是有沒有想過,這裡記載了一個十分典型的審美欣賞案例。《韶》樂之美,到了何種程度呢?孔子表達他的感慨說,想不到《韶》作為音樂作品能達到如此美妙的極點!這樣一次音樂欣賞產生的審美效果竟然是讓孔老夫子 “三月不知肉味”,不想吃肉了。所以孔子因為聽到美妙的音樂而可能很長時間不知肉味。那麼《韶》樂究竟好在何處呢?孔子評價說:“盡美矣,又盡善也”,意思是說,《韶》樂不僅符合音樂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要求,所以它是盡善又盡美的音樂典範。對比之下,孔子評論另一種音樂——《武》樂,“盡美矣,未盡善也”,說明《武》樂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求。由此說來,“盡善盡美”就是要求美與善高度融合統一的審美原則,也是儒家經典中最突出的審美標準。

丙.人格之美: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孟子》,盡心下第25章)

  「可欲之謂善」,欲可分為感性之欲與道德之欲,讓感性之欲在道德之欲的節文之下,成為可欲之欲,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第12),這就是「善」的功夫。

    但人之因禮而視聽言動,使感性之欲歸攝於禮,而成為可欲之欲,其動機可能基於邀譽,也可能因為習慣等等外在因素。因此,進而須「攝禮歸仁」,使感性之欲之歸攝於禮,乃基於吾人之仁體,這就是「有諸己之謂信」的真義。孟子也有「由仁義行」與「行仁義」之分(離婁下,19章),同樣都要讓「善」成為有本有源的功夫,如是,不斷積累、不斷擴充,以至無盡無漏,就可以逐步達到美、大、聖、神的境界,因此關鍵在「信」。

    任何時候都以道德法則為唯一且最高的動機者,才是「由仁義行」,如此才是真正的「有諸己」,故曰整個道德修養的關鍵在「信」。

  「充實之謂美」之「充實」,就是充內形外,讓道德之欲不斷展現到外面,所謂外面,首先就是展現到吾人之身體,其次則影響到吾人之外的人與物。但這兩者其實是二而為一,展現到吾人的身體,必然會影響到他人或他物。

節自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6004024.html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lym03lu&f_ART_ID=105657

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

以直報怨

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一篇語言的立場是要討論「德與怨」的關係,屬二元對立,
德---人與人之間的善意。
怨---人與人之間的惡意。
所以應該理解成:
有人對我們有惡意、傷害我們,我們還是善待他、愛他,你說怎麼樣?
孔子的回答的意思是:
有恩報恩(以德報德),但是有仇不要報仇,要以正確的方式面對。(以直報怨)

所以這個問題是要討論面對「德與怨」的態度,我覺得不是故意要生出一個直來強辯。


以直報直->以直報怨好像有問題
以德報直->何以報德?

其實現在是在討論「德與怨」,沒「直」什麼事,
如果你一定要這麼問,我的回答是,

以直報直->別人公正對你,你也公正對別人->沒有問題

然而問題來了,如果有個人和你不合,之前還欺負過你,但是如果今天他被冤枉了,你可以幫他作證,你如何面對?
以直報怨->公正的對待他。(孔子的想法)
以德報怨->對他很好,拼命幫他。(這樣未免太不合人情了,孔子反問,那麼對那些對你很好的人,你要怎麼對待呢?)


所以孔子說:
以直報怨->被冤枉的是你的仇人,你就公正對他。(至少不要公報私仇)
以德報德->冤枉的是你的恩人,你當然會拼命幫他。

以德報直->我之所以說,沒「直」什麼事,就是說現在是在討論恩與怨的問題,德跟怨是心態,直是表現出來的態度,兩者不同層次,所以在邏輯上沒有「以德報直->何以報德?」這種問題。


〔直〕是傳統道德的重要因素
那麼〔以德報德〕是否也該改成〔以直報德〕?

可以,你的意思是說要大義滅親、大公無私。
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是法家的理論,儒家的愛有親疏。
你當然可以說要以直報德,但是就人性來說很殘酷。
今天你的恩人或親人犯罪了,你會不會幫他請律師盡量幫他減罪?法家和墨家會要你大公無私,把它看做和別的罪犯一樣,但是妳會不會心裡希望法官給他機會?會不會去監獄探望他?


舉例來說

你身為員工本身買東西有員工價,
朋友來你店裡買東西,
以德報德-> 他曾幫過你的忙,你在合法的情況下幫他作最划算的折扣。
以直報德-> 公事公辦,該多少錢就收多少。
仇人來你店裡買東西,
以德報怨 -> 他欺負過你,但是你不跟他計較,反而對他很好,幫他打折。
(這不是不可以,世界上是有這種人,許多宗教都要我們達到這個境界,想要化敵為友,只是孔子反對這麼做,儒家的理論是愛有親疏嘛!)
以直報怨-> 既然是客人,你會以平常心對待,該給的贈品還是會給,也不會在餐飲裡滴抹布水,但是也別想我提醒你其實另一個套餐比較好吃,而且有送飲料。

轉自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90410206

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

同學提問 : 君子處事之道

葉老師:
學生在星期三(14/3)的儒學講座中,聽到于丹教授和老師也提及到當有小人作為上司時,是容易取悅而難而共事,而當小人選擇下屬時,便會「求備焉」。

學生不明白的是,是小人找尋下屬時所求的「備」,是找一個十項全能、完美的下屬,還是找一個完全信服及聽從他的?所謂的備,即完滿,是解作做事上的完滿還是聽取指令上的完滿?
還有一個好奇的問題是,假如一名君子型的上司,應如何對待一個君子型的下屬。是應該給他一個適合但固定他型態的位置,還是一個讓他自由發揮但未必適合他的,即是如何從「器」和「不器」之間找平衡點?
謝謝!
學生
楊宇軒


宇軒:
來問謹覆如下:

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子路25】

【註】說:同悅,博取他的喜悅。

道:正當合義的方式。

使人:委派任用人。

器之:適當地衡量人的才器。

求備:強求完美。



君子是有文化理想的,待人處事總是要求公正合理的,所以,你跟他做事,是比較容易共處。但要取悅他,則比較難。

事實上,君子是不要別人取悅的,只要你勤勤懇懇地工作,這就是對君子最大的回報了。

相反的,若是用不正當的手法來取悅君子,他一定不高興的。

因為你把君子的生命「物化」了。


小人則不然,他是很難共事的。

為什麼?

因為小人往往為一己的私心,他會對你作出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要你替他吃「死貓」、要你替他打擊異己分子等等。即使在一般的情況,小人的人生方向最重要的就是「利」(包括錢財、名聲、面子、權力、地位等等),而追求哪些「利」是永無止境的,這麼一來,你替他做事,又如何能滿足他的要求呢?所以,屬於小人形態的老闆是很難共事的。

但小人則很容易被取悅的,只要你能投其所好,替他當打手,甘於出賣人格,你便可以取悅他了。

故此,「悅之不以道,悅也。」

至於在用人方面,君子與小人也截然不同。

君子用人唯才,當提升屬下時,純粹以工作能力為主要考慮條件,而不因你有不同聲音而棄用。此所謂「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用人唯親,這個「親」字,即對你的要求與一般人有所分別,只要你事事唯唯諾諾,與他同聲同氣,自然便可平步青雲。

但小人有一種缺憾感,就是要事事完美,縱使你已經按照他原定的意思替他做事,但總是未能全盡人意。此所謂「求備焉」。

同學提問 : 下學而上達 , 氣質生命 , 知德者鮮矣

葉老師:


在提交短講習作的同時也順帶提出一些問題。希望老師能抽空解我困擾。

1)何謂「下學而上達」? 因為我經常聽到很多人對此句有著不同的解釋所以希望老師能點出其真正的意思。

2)何謂儒家口中的「氣質生命」呢? 我也記得老師之前也為學生解答過,但我仍末能掌握要旨希望老師也能詳細解答。

3)在子曰:「由,知德者鮮矣!」的疏解中說:「只有切實的依德而行,人的本心才會呈現,只有人的本心呈現,人才會知德...........。」 照此句的意思來說,人的本心只會在行德後才會呈現,接著是本心呈現後人才會知德。但如果一個人不知德那又如何行德呢? 難道學生誤解了文中所指的「知德」? 謝謝!

學生

邱忠明

忠明:

來問謹覆如下:

1. 所謂「下學而上達」,是透過講習詩書禮樂,在人文教化中,去喚醒仁心的自覺,並由德行的實踐,體會天道的美善。簡單地說,就是透過日常生活的道德實踐(下學)以體會天道之所以然(上達)。舉例:人處於不得時,或遇到無理的打壓,又或不被世人所理解等等,你可以做的就是好好多讀聖賢書或古今中外名人傳記,藉此體會前人的人生歷程,往往都是多麼的無奈,以安身立命(知天命)。

2. 所謂「氣質生命」者,即與「德性生命」相對。人的原始生命,未經雕琢洗鍊,那就是氣質生命,如脾氣、生理所造成的反應等。人經道德實踐,提升自己的生命,而不被脾氣、生理等操控,而由良心作取捨,這叫德性生命。

3. 孔子對子路說哪句話時,正當處於顛沛流離、非常困阨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子路難免會抱怨、會懷疑,亦即顯示世人大多在困阨的時候,往往就顧不得什麼道德不道德,所以孔子便說:「知德者鮮矣!」一者,對子路的提醒「小人窮斯濫矣」;二者,要落實「知德」,必須真正切實的依德而行,而並非停滯在認知層面上。若人能作道德的堅持,無論處於任何環境,都不動搖自己的人生信念,這才真正的「知德」。此中並沒有先知而後行的因果關係。人若能堅定自己的道德信念,其實是即知即行。明大儒王守仁有「知行合一」說,他說:「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葉老師覆

2007/3/26

同學提問 : 良心責備

葉老師,
如果一旦做不道德的事時良心法庭沒有一點兒的責備, 反而更有快感, 是不是可以暢所慾為呢?

另外, 中國文化講求與世無爭, 那麼, 在中化考得較高分的豈不是最不了解中國文化而最低分的豈不是實實在在的儒者麼?
學生彥霆敬上



彥霆:

首先,這個來問,在文筆上暢達了很多,所提的問題也很真切。

關於首問,如果一旦做不道德的事時,良心法庭沒有一點兒的責備, 反而更有快感, 是不是可以暢所欲為呢?


的確,有些時候在做不道德的事,咱們良心好像沒有一點兒的責備, 那就是所謂埋沒良心,但事後回想那事時,或許內心會不安;即便沒有不安,可周邊的人知道你幹了不道德的事時,他們會怎樣看呢?儘管沒有人知道,可是有一個人很清楚你所做過的事,這個人就是你自己。因為當你在做哪些事時,你早就知道那是不道德的。除非咱們的是非黑白的價值觀完全顛倒,以做不道德的事為快,以做非法的事為刺激。要是這樣的話,你會感覺到愈來愈孤獨、愈來愈少人理解你。當一個人經常做哪些不道德的事,最起碼他的身體會愈來愈多毛病(身體愈來愈多毛病,並不一定是因為做了不道德的事,這裡沒絕對的因果關係的),他的心靈會愈來愈封閉,睡也睡不安穩,因為他會疑心生暗鬼,常常捕風捉影。到那個時候,想暢所欲為,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次問:中國文化講求與世無爭, 那麼, 在中化考得較高分的豈不是最不了解中國文化而最低分的豈不是實實在在的儒者?

是的,中國文化無論儒、道、釋,都講求與世無爭,但在中化科考得高分,並非爭回來的,更不是以不道德或非法的手段而爭回來的,而只是表示他在哪一次考試的水平而已,與「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是兩碼子的事。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實實在在的儒者也的確很少為世人所用,但孔子在【學而】說:「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又在【憲問】說:「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其不能也。」而在【里仁】說:「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在【衛靈公】說:「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
其實,分數的高低,並不能代表是否真的儒者,因為「分數」與「德行」畢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葉老師謹覆

同學提問 : 民主思想

葉老師:

對於「民主思想」這一個課題,學生在某些地方感到有些困惑,望老師作解。

1. 推動民主這責任在那人身上呢?市民還是領導者?

以香港作例,市民一般欠缺政治觸覺、欠缺投票意識,在投票選擇時難免有所力不從心,我會把這因素稱為「後殖民思想」;在這不完整的基礎下,領導者自然不敢隨意進行民主,在這情況下,推動民主的責任還在領導者身上嗎?明知不可為以為之嗎?還是明白「勉強無幸福」這道理,把步伐放慢?

2. 做領導者,老師曾說了「氣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防人之心不可無」,若果領導者只是因為希望能避免那些人進行「為吵而吵」的討論,才開除這一類「搞事」份子,有沒有做錯呢?

望老師能作解答,解除學生困惑。

學生 曾達恩 敬上

二零零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達恩:

來問1. 推動民主這責任在那人身上呢?市民還是領導者?

「民主」是一種意識型態、是一種精神、是對群眾的尊重,而並非哪些政客嘴邊的口號。要真正做到民主,首先要有開放的心靈,要持守公平的原則,對人要平等看待。

所謂開放的心靈,即把個人主義的色彩減到最少,用近時口號說——「放下身段」,謙虛地廣開言路,多聽其他不同的聲音。

要持守公平的原則,首先個人必須排除私心,做公家事要透明度高,對人對事要合情合理。

對人要平等看待,不能見高就拜,見低就踩。做一個很簡單的測試,一個機構裡有多少人會主動向低下層員工打招呼?這就可以看出對人是否平等看待,那是一最起碼的尊重。

至於問到由誰負責推動這個問題,首先大前題先決定要不要民主,可不可以要民主。如果大前題決定要民主,也可以要的話,則這責任自然落在政府、落在國家身上,也就是說把推行民主成為政府決策的方向,而對國家來說,自然要成為國策。至於所舉事例,學生認為「市民一般欠缺政治觸覺、欠缺投票意識,在投票選擇時難免有所力不從心…」,以為師看來,香港融會中西文化多年,教育水平普遍為高(最起碼對香港有認識的內地人都這樣說),資訊廣泛流通,要是候選人有廣泛的認受性、代表性,再加上政府的宣傳、立法,規定所有有投票權的市民都必須投票;那麼,就不會出現「力不從心」。至於你提及「後殖民思想」,根本與殖民不殖民毫無關係。學生說「在這不完整的基礎下」,那就要看你所謂「完整」到哪個地步才算「完整」了。

來問2. 做領導者,老師曾說了「氣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防人之心不可無」,若果領導者只是因為希望能避免那些人進行「為吵而吵」的討論,才開除這一類「搞事」份子,有沒有做錯呢?

不錯,做領導者必須要有氣度,愈是做大事愈要有大氣度,那就是為師前面所說的「開放的心靈」。但學生提到「防人之心不可無」,那只是哪些政客虛怯的幌子。說實在,做公家事為什麼要防人、要怕人呢?大不了這個公職就由你來當吧。當年前總理朱鎔基先生銳意反腐,提出「不造假帳」,明說帶著棺材來上任,那還要防什麼、怕什麼?只要你一心為民,這個位誰來當都無所謂,最好的例子就是孫中山先生當年讓位予袁世凱。正因為哪些愛好權位、私心過重的人,才需要防人之心。其次,學生提到「若果領導者只是因為希望能避免那些人進行「為吵而吵」的討論,才開除這一類「搞事」份子,有沒有做錯呢?」那就要看哪些不同政見的言論,到底是為公家著想還是為其個人的好處出發;若是前者,可反而被開除,這叫封殺言論。再者,在會議裡就是要討論,要討論肯定會有不同的聲音;要是大家都統一口徑,為什麼還有討論?當然,討論時目標只論事,態度盡量謙和,如能做到「和而不同」,則更能顯出寬舒的氣度。至於所謂「搞事」,這就要先來個定性,到底是唯恐天下不亂呢?還是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挑戰?最後,說到要開除才能解決(其實是逃避)問題,就相當於要用軍隊屠殺自己人民一樣,殺之不盡啊!

記住:做公家事(政治者,乃管理眾人之事),要光明正大,要有公心,要拋開個人的榮辱得失。為師在《中國的傳統社會》的講材中,會講及孔子怎樣看待「為政」——政者,正也。

葉老師謹覆

2007年4月26日

同學提問 : 中銀大廈-中國建築藝術精神

葉老師,


07年高考,中銀大廈那一題,如果我反對杏梅的意見,認為中銀大廈合乎中國藝術建築原則,理由是中銀大廈夠高,加上是銀行,必定有地底金庫,可見是頂天立地,能做到上達於天而下達於地,如何?


學生彥霆敬上


2007428



彥霆:


首先,你能想像到頂天立地、上達於天而下達於地,已經很不錯,這說明過去還是留心聽課;但在中國建築藝術精神,是不主張高聳入雲的,那不像歌德式建築物,要在實體上直達天廷。所謂「頂天立地」,是比喻人能獨立而不依靠別人的氣概。人能頂天立地,是一種坦蕩蕩的胸懷,無所憂懼,甚至能置生死於度外。至於「上達於天而下達於地」,乃指人的精神可上通於天帝(神),同時也可以在自然世界(地)實踐、體證。舉個例子說:一個有信仰的人,他可以透過靈修、祈禱而與神冥合、與神同在;就因為他經常與神同在,亦即在日常生活實踐其信仰,所謂「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如何」。要是沒有宗教信仰的,能時刻都按照良心如實地行出來,如實踐仁德,關心別人,為正義而行等等,這些都能上通於天(天道、天理),因為你經常都會心安,了無牽掛;與此同時,由於經常都能關心別人,甚至關心其他一切一切的存在(事事關心),這樣不但能愛人,而且能愛物,這就是下達於地。所以,上達於天而下達於地」,只是對人的精神與天地上下同流,而並非指物體上達於天而下達於地。同學可翻閱唐君毅先生《與青年談中國文化》段二之首五行所提及「三才」這個文化理念。


葉老師覆


200751

同學提問 :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葉老師,

何以認為法律多便多敗壞? 難道基本法有160條律例就代表香港法律敗壞? 暗示香港人的自律不濟?

中國國歌內容又血肉又吼叫又炮火, 豈不與中國藝術精神抵觸? 難道中國國歌侮辱中國藝術精神?

學生 彥霆敬上



彥霆:

首問:何以認為法律多便多敗壞? 難道基本法有160條律例就代表香港法律敗壞? 暗示香港人的自律不濟?

老子認為「法令滋彰,盜賊多有。」通常而言,刑事法律的密度愈高,修正愈頻繁,正是因為該國的犯罪問題愈來愈嚴重。當中立法的目的,在堵塞漏洞,而社會問題又無日無之,這樣下去,永無寧日。所以,老子主張清靜無為,不偏執自以為是,以順應自然。

次問:中國國歌內容又血肉又吼叫又炮火, 豈不與中國藝術精神抵觸? 難道中國國歌侮辱中國藝術精神?

眾所周知,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是當年抗戰時期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歌詞方面充滿抗戰的色彩,若以孔子對音樂的看法,極其量,也只有「美」,而沒有「善」,此即孔子所謂「武樂盡美矣,未盡善也」。

葉老師覆

2007年6月8日

同學提問 : 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葉老師:

學生於早前閱讀報章時,看到一章有關深港兩地融合的評論,當中有不明白之處,希望老師能替學生解答。

該文章指出深港兩地融合乃大勢所趨,政府毋須就融合之事操之過急。學生不明白的是該筆者的結論: 『孔子說:「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常被批評為愚民政策,但可視為尊重群眾意願,政策應考慮群眾的覺悟程度。因此,與其操之過急,不如等瓜熟蒂落。』

筆者所引用孔子的話:「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筆者還提及這句話多被批評為愚民政策,這和學生對孔子思想的認識相去甚遠,當中是否有誤解?再者既說是愚民政策,又說可視為尊重群眾意願,這是否有所矛盾?
希望老師能替學生一一解答疑難。                           

學生陳文山
8月14日


文山:

來問:「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常被批評為愚民政策…」。是的,這句話常被人解為愚民政策,就是說有些事情,特別是比較具有爭議性的政策,倒不如不讓老百姓知道反而會更好。

不過,有些衛道之士把這句話的句讀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意思就完全相反了,也就是要讓老百姓知道。(網頁上有很多關於這句話的解釋,茲不贅)

依照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四書讀本》(其實已經不新了)的翻譯:要求人民做事還容易,要求人民明白做事的道理那就困難了。

以為師個人的看法,也不必刻意把句讀重點,但不一定是「愚民政策」。試想想,在哪個時代,一般老百姓都沒機會受教育,知識水平也只局限在一般簡單的生活上,他們對事情的看法,也只能憑表面作準,只要不違背良心,生活過得去,那就可以了。至於在管理層上,只要一心愛民,以天下為己任,修己以安民;有些決策可能要作些犧牲,但從長遠來看,從整體大局來看,這些犧牲是值得的,也是必須的,那就沒必要讓老百姓深入去了解。盡管詳細地向老百姓解釋,哪個時候的老百姓也未必有興趣知道,也不一定能了解。所以,有些政策,只要能讓老百姓生活好,老百姓知道不知道、了解不了解,都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在老百姓的心中建立了誠信,這才是為政者的首要責任。反過來說,管理層未能在老百姓的心中建立誠信,而事事都不讓老百姓知道,或透明度不清晰,甚至混淆視聽,那就是自欺欺人,愚民愚己了。(附言:中七同學都畢業了,要是喜歡收到老師的答問的話,可附上您的個人電郵郵址吧。)

葉老師謹覆

二零零七年八月十五日

肥肥追思會 - 子為父隱

各位同學:

近日「肥肥追思會」上展現了一幕活生生的父女親情,女兒為了父親比較好過一點,她很自然地替父親隱瞞了一些事(這只是老師猜想),既無傷大雅,也可以讓父親好過些,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因為女兒為父親稍作隱瞞,哪種做法是很自然的、真切的,純粹是父女親情的自然的流露;而並不是知識頭腦、聰明才智、學問的多寡所能作出即時的反應。她之所以有哪樣反應,對父女來說,這叫親情的極至;對安與不安來說,這叫天理、公道(公道自在人心)。這也可以得知,在中國文化的價值系統裡,親情倫理價值是超越法律價值的;而所有法律的精神最終都是要讓社會和諧,而女兒能把整個場面的氣氛穩住,讓有關人士都能有下台階,這就是和諧。


好了,有機會再談。


葉老師上


二零零八年三月四日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文中提及女兒作為部門主管,在招聘時奉命直接聘用陳總的姪女;另外,為凍工作順利,每個月發薪水時都請同時食一聲飯。母親認為為人君者,事無大小都必須本著良心辦事;再者,要同事心服,只須以德服人。

我十分同意那位媽媽的意見。

現今社會有點分私不分,十分看重關係。其實,處世之道貴乎誠,待人必須真誠,意思是做人必須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身為管理層,其一舉一動皆能影響整個公司的前途,再而影響員工的品格德行。以一間學校為例,身為校長,其品格一定要正,原則一定要穩,所謂"以德治國",方能令教師之心正;教師的心正,才能培養出品格良好而胸懷大志的學生。如果連校長的德行也隨隨便便的話,甚至用人唯親,難道這樣的學校可以帶出風氣嗎?教師與學生的品德就像草原上被風吹倒的草一樣,如果為政者正,教師與學生自然就會正,反之則歪,此之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但現實歸現實,一般人都很看重關係,生洞中不難找到因靠人事關係而升職的例子,而每個月發薪水時也經常見上司請下屬食一餐,但求工作順利,其實有時也在所難免,就算你身居高位,也必須經常與其他人打好關係,日常工作才有!順利,加上要你的風吹偃他人之草,也需要日常之交流,下屬才可以從你一舉一動中學習。試想如果你跟員工對立起來,你的員工有可能會被你的品德潛移默化嗎?我看只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其實,關係與原則並不是對立的,身為管理層,其首要要求是事無大少都本著良心行事,古代的舜就是因能本著良心行事而成為賢君,但我相信舜也有定期請大臣們食一餐,為求大家工作順利,此也無傷大義,何樂而不為?但如果因陳總的一句話而漠視其他三百封的求職信,此不但就哪些申請人不公平,而且也對公司聘用你之思不義,難道你的良心會安樂嗎?

母親而今身體仍算不錯,能睡能食,我想是因為母親從未有背棄過良心所致。良心不分過去,現在與未來,能超越時空,因良心乃上天讓我們去明是非,分黑白,故母親捉及的立身處世之道,當賒適合現今的世情。

殺身成仁

孟子並非叫人動輒憩犧牲性命,只要不違反良心的仁義,求生命乃人基本的責任。但若然事件牽涉到國家民族大義時,殺身成仁就已經並非個人一時的得失了。歷來捨生取義的人,在生死在亡抉擇的一刻,往往沒有考慮到能否流芳百世,只但求心安而已。

法律不外乎人情

儒家所說的人情,是人倫之情;而這種情是發自仁心之不容己。人藉著這種情之流露,始見人性的尊嚴價值。人倫之情,分別為孔子所說的"不安"和孟子所說的"不忍"。"不安",指的是"汝定,則為之",而"不忍",指的是"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故有不忍人之政"。若落在管理概念方面(外王之道),即孟子所謂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故此人情絕非枉法徇私之情。

性善說

一般人談性,都會著眼於實然的自然之性, 由於自然之性只是性情表現的結果,故不可能歸納出人性善惡。然而, 儒家的性善說, 著眼點落於應然的道德之性, 而必須要人自覺時才能呈現。

所謂的道德之性, 是指人類在道德上總是善的, 原因是我們這個人都有著一點點的幾希。所謂幾希,就每一個人皆有的良心。"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民,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人與禽獸的分別, 就是這一點點的幾希, 它是微乎其微,若隱若現,隱隱約約, 但卻是壁立千仞. 是人與禽獸的真正差別之處。

"不慮而知謂之良知,不學而能謂之良能", 良知是與天俱來, 並非由後天習成。故無論有多少學歷, 無論有多少財富, 我們每個人心內都存有著一顆良心,正正因為我們每人都有良知, 故才有"人皆可為聖賢"之說。良知是所有德行之始: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只要人一念自覺,自然有"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沛然莫之能禦",壁立千仞之別

例子: 1) 孺子入井, 2)巴士讓座 等

既然人皆有善良的道德心, 何以賓然之性會有善惡之別呢? 惡,其實就是無善,惡本身並不存在,就如光明與黑暗, 黑暗其實並不存在,只是沒有光言而 。綜括孟子之言,人缺乏善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被物欲所牽涉, 故"一念警覺便可以為善,一念沉迷便會為惡", 這也是所謂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另一個原來是來自不良的環境,正如麥之種子同而收成有異, 乃地有肥磽,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故孟子教人尚友,尚志,永放心, 以超脫環境之陷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