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中國藝術精神的特色

  1. 禮樂一體,詩畫同源
  2. 物我一體,祟尚自然
  3. 注重意境,追求情趣
  4. 注重神似,講究氣韻

一體

禮代表各種權利和義務之劃分;而樂則是情意之流露。古人有所云:"樂者為同,禮者為異"。樂的作用是求共存,通過舒發心中情感而令社會得以和諧共融;而禮的作用是立秩序,令社會得以安定。人的文化生活,一方面要有秩序,另一方面要有和諧感,但所謂"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太偏重樂的話,人就會亂;而太偏重禮的話,情緒就會發生衝突,故禮樂應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儒家把禮樂也看作成修身治國的步驟。所謂"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學詩可以興起人心,學禮是立身的教育,而樂則令人有成熟的性格至於治國方面,"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禮樂為,刑法之本,本立而道生。如果禮樂制度不建立起來,刑罰也不會洽當;刑罰不會洽當,人民無所適從,連手腳都不曉得擺在哪裡才好。

詩畫同源

藝術,無論是書歌還是繪畫,它們都是藝術家心靈對宇宙精神觀照的結果,故詩和畫在本質上是融合的,因為對於同一個精神觀照出來的詩和畫,其內涵是一致的。真正的詩和真正的畫是超越了原先的形式圍牆,與宇宙精神冥合的境界,故才會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說。

詩和畫並不是沒有形式上的規範,沒有表現的媒介。但它們並不是決定詩之所以是詩,畫之所以之畫的根本。藝術是人的精神極至的境界,它所折射出的是藝術家心靈世界興宇宙世界冥合之光,只有獲得來自宇宙廣袤深處的信息,詩才可能成為詩,畫才可能成為畫,藝術的生命本體獲得了,形式自然而然來到。於是形式不是獨立於心靈之外的東西,它不是付諸感官的客體,而是在宇宙精神流遍藝術家身心時產生的,是心靈觀照的產物。

觀賞者在接觸到藝術品之後,藝術品所帶有的宇宙心靈產物與觀賞者的內心世界得以共鳴,恰好體現了人對最高精神的理解。所以,這樣的由內而外,又復歸於內的藝術,才是中國藝術家追求的宇宙,人生,藝術的最高境界。正是出於這種藝術觀念,詩和畫的融合點並不是形式圍牆相互突破的某一點,而是融合於宇宙,人生的最高境界。故畫者,天地無聲之詩;詩者,天地無色之畫。

物我一體

對中國古代性人而言,天地萬物有其德性,而人與自然又能直接感通,人在日常生洞中亦重在順乎自然而生活故中國人能直接於自然中識其美善,而見物之德之若與人之德相互呼應

中國人之觀自然,一方觀其美,一方即於物皆見人心之德性寓於其中。君子觀乎天,則於其連轉不窮,見自強不息之德。觀乎地,而於其廣大無彊,見博厚載物之德焉。見澤而思水之潤澤萬物之德。見火而思其光明普照之德......此說明天德與君子之德相互呼應。 (即移情入景, 見山非山,見水非水。)

情之至也,念人中有聖人焉。充藝術性之想通物我之情,以為可以盡美學之蘊。夫通物我之情是矣,然言欣賞,觀煦,則有客觀之物相對。言表現或表現,則有我在。移情於物,將此注彼,直觀表現合一,終未必能表物我絕對之境界。真正物我絕對之境界,必我與物俱往,而游心於物之中(見山自己就是山,見水自己就是水。不忘而自忘,同於大通的化境。)

祟尚自然

中國古代哲學強調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親與協調),天人感應(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順應自然,祟向自然。當這種精神表現在藝術上,就把人類的美與自然的美統一起來了。

中國的山水國注重自然與人的統一,情感上也互相交流,給人美的感受。

中國園林設計融入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又加入了社會藝術美(人倫和諧美)的菁華,讓人和自然和諧統一。

注重神似

畫山水,最重要的問題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對著一片風景,不加思索,坐下就畫,結果畫的只是比例,透視,明暗,色彩,是用技畫畫,不是用思想感情畫畫。這樣,可能畫得準,但是畫不好,畫出來的東西沒有靈魂。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境的說明和國解,不用說,它當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標準性,因神離不了形,離開了形,就沒有神,但更重要的還是表現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見景生情,景與情相結合。

在我們我古詩內,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表面上雖然關於"人"的一句話不寫,但是,通過寫景,卻充分表現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裡包含了朋友惜別的惆悵,使人想到依依送別的情景:帆已經遠了,消失了,送別的人還遙望著江水,好像心都隨著帆和流水去了...... 情寓於景。這四句詩,沒有一句寫作者的感情如何,特別是後兩句,完全描寫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內,使人深深體會到詩人的深厚友情。

要得到意境,就要深刻認識對像,要有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和想像。

意境的產生,有賴於思想感情和想像,而思想感情的產生,又與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深度有關。要深入全面的認識對象,必須身歷其境,長期觀察倒如齊白石畫蝦,就是在長期的觀察中,在不斷表現的過程中,對蝦的認識才逐漸深入了,份面了;也只有當事身的認識全面了,作到全馬在胸,胸有成竹,白紙對青天,造化在手,才能把握對象的精神實質,賦予對象生命。對客觀對像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

此外,齊白石曾說:”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可見形神兼備是最基本的要永,要達到這要求,畫家使有大謄取捨和以意創造的空間。所以,中國畫追求內在的藝術精神多於形體的表現,不以追求寫實為依歸,使藝術的創作不必拘泥於一般的繩墨規矩,而講求一種大巧之拙,這使中國畫在藝術創作表現得到解放,畫家可以不受自然現象的束縛,自由自在發揮自己的性靈和懷抱,使藝術超脫於自然之上,造成藝術的最高峰。

(節錄自老師的中化筆記)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儒法並用

人格生命的道德養化,非朝夕可做到,故季康子孔子:"用政令刑法而令人民歸於道,應該不失為可行之道吧! 孔子回答: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善人用政,何必用刑法嚇人民呢?在位者向善,人民就跟著向善了,君子之德像風,小人之德像草,草在風的吹拂中,一定會順服的。

雖然孔子重複了要禮教人民,但仍未正面回答季康子問題。道德教化是百年之功,在實際環境下有遙遙無期之感,故法家人物在現實事功的迫切要求下,一定會用"殺無道"而非"焉用殺"。實則,儒家並非相沖,德化禮治與政令刑施是在兩個不同的層面,儒是理想層發言,法在實際層發言,儒是本,法是末,儒是法的指導原則,本立而道生,禮樂不興則刑法不中,儒家反對的是在禮樂未興之時就亂用重典治國。

所謂的德化禮治,是指開發人性自覺向善的根源,由仁的發心而有義的判斷,就可以能徒,知過能改,令天下人民有羞恥之心,而能修養人格實踐德行;反之,政刑施的嚴刊峻罰,不能開發道德生命的內在根源,人民僅求逃避刑罰,而不會自覺向善。更重要的是,對人性的尊嚴不能肯定,存在的價值也難維諼住。

(節錄自老師的中化筆記)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慎終追遠

係儒家入面,推廣孝主要有三個主要表現,分別為道德生命既實踐,家國天下既洽道同埋文化傳統既繼承

”慎終”指敬慎的心情辦理父母身後事;”追遠”是以不忘本的心情拜祭歷代祖先,兩者都是思念父母追憶祖先的孝道表現。祭祖掃墓,告知人的生命並不孤獨,而是上承祖先,還要下傳子孫去,若自己不修德立業,將何以面對祉先創業維艱?將何以承繼香火為子孫開路?

孝悌為行仁之本,此是道德基礎的實踐,為人孝悌就不會犯上作亂,並由修已以安百姓,此是治國平天下的始基。我們中國人講一代傳一代的孝道,生命不封閉在個人自家說,故生死問題,恆落在整個家放傳統的傳績說,生前有祖先,死後有子孫,每一個人都在家放生命的綿延中,承先啟後,香火永傳,死生問題也轉向整個文化傳統的繼承說,每一代的中國人都置身在歷史的長流中,對文化生命負有繼往開來的使命。道德生命與文化生命結合,家放生命與歷史生命並流,這是中國人的形上天地,也是中國人的宗教。

(節錄自老師的中化筆記)

中國祭祀精神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日:"吾不與祭,如不祭。"

係祭禮既過程中,雖然所祭之人已經不在人世,但人彷彿與所祭之對象相感通。因在人對所祭者以其真摰深切的懷念時,被祭者的音容笑語,德業功德皆會呈現於祭祀者心中,在這虔誠之心所對之下,被祭者是像真實在在於此世間般存在的,這就是所謂的"如在"

儒家之所以提倡祭祀,並非因鬼神或祖先可福祐子孫,而是因人之不肯忘本,不忍因親人之逝之忘之,故致祭以盡其心。當人如是的虔誠地自盡其心時,必會感到祖先鬼神,都仿佛與我為一體,而相感通。

其實只有人之仁心呈現時,所面對之一切存在,方是真實存在。如子真誠地孝其父時,父才是真實的存在;若子不孝父,父在其子心中,只是一形驅生命的存在,而無父的意義,這只有形驅意義的存在,並不是真實的存在也。若子真考敬其父,則父雖逝,在子心目中,其父始終仍是一真實的存在,此所謂大孝終身慕父母。

祭祀時,雖可請人代勞,但自己沒有實際參與,沒有呈現這番虔誠的精神,那便沒有祭祀的意義。所以祭祀所重在呈現人這番永感格於天地鬼神的誠意,而不存在外表上的儀文。故中國傳統文化所重的祭禮,純粹是道德意義的,決不可視之為迷信,而隨意詆毀。

(節錄自老師的中化筆記)

禮教三祭

1)天地:

天,也指上帝。可指在含有人格生命的神,也可指作形以上的意義。地,並不是指地理學上的地,約指大自然。

天地不但給予我們生命,而且中國自古以農立國,故對上天自然有感恩之情。中國傳統文化對鬼神是存而不論,敬而遠之的,故國人以生命道德感化上天,即下學而上達,踐仁知天。

2)祖先:

雖然天地創生萬物,是所有生物之始,但祖先直接給予生命我們,故祖先的恩德可與天地相提並論。祭天地與祖先,同是報本返始,慎終追遠的精神。

祭祖先並非祈福求安,而是歌頒祖先的德性,一種緜緜穆穆的深情摰情懷的表現,也代表著精神生命的擴建與延伸,同時也是一種人神交神的精神生活

3)聖賢:

天地代表宇宙生命之始,祖先代表人類之命之始,而聖賢則代表文化生命。聖人之所以值得祟敬,就在於他們以自身的生命,德性,智慧,開發了人類精神無限向上之機,使人反求諸已,以覺識到生命中莊嚴神聖的意義。聖賢立人倫,興教化,為人類安排了一個精神生活的軌道,開闢出一個精神心靈的頷堿。而聖人所提出的文化理想,也為民放文化指出一個正大的方向,而使之有文化精神的相續。

 

(節錄自老師的中化筆記)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孔子對財富既看法

原則:不卑不亢 -以平常心看待,既不必羨慕他人,也無須自卑不如人。

孔子視錢財如糞土嗎?

  •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義與利

  •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事,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例題:

上述建築材料公司負責人何守業在生意遭逢逆境時所面對的人生抉擇,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一個無法挽回的決定。他的做法,不但有違道德原則,而且是違法亂紀。

雖則『創業難,守業更難』,公司可能面臨倒閉,老員工將會失業,祖業不繼,以致不義不孝;但要鋌而走險,以身試法,是否就是解決公司財困的唯一辦法呢?當他作出那個決定時,可有替家人切身處地想過呢?公司生意不景,理應從正確的途徑解決。從法律上言,哪位舊同學的所謂「營商之道」和「生存之道」,其實是賄賂行為。行賄受賄都是違法的,這是不正確的營商手段,有違商業公平競爭的原則。所以,何守業最後也因行賄被廉署起訴,賠上了寶貴的自由,亦失去了獨立自主的人格。

其實,人生總要面對許多困境。當我們面對哪些困境時,能否把得失平平放下而無怨無悔呢?在面臨道德考驗時,能否堅持信念、堅守道德原則呢?何守業的公司生意額即使下降,也不應進行不道德、違法紀的交易。所謂「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如果要以不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困境,君子則寧願居於貧賤也不鋌而走險。所以孔子勉勵學生,君子在困境時要守得住;而小人在窮困時,便往往會不守本分而亂來了。

再者,公司倒閉,員工失業,那是無可奈何的事。只要盡量善後員工,以最誠意的態度來處理,相信也不至於不義。祖業不繼,先父生前幾十年的心血,竟然在他手裡付諸東流。若撫心自問,自己已克盡厥職,問心無愧,那不是不孝,而是不幸啊!所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相反的,他明知這是犯法的事,仍然甘願冒險,以致身陷囹圄,結果公司仍然無法力挽狂瀾。試問他如何向哪些老員工交代?他有何顏面面對家人?是否愧對先父?如果他能把家庭責任的比重多放些在人生的意義上,多點考慮和關心家人的感受和將來,我想他一定不會接受哪位舊同學的提議。

另一方面,何守業作出哪個決定時,心裡還替自己解釋,只此一次;待難關一過,他會重振祖業。這是僥幸的心態,也是自欺欺人。試問當一個人面對著嚴峻的道德原則時,稍有妥協,能不替自己找個藉口嗎?

幸好,法官在法庭上也指出何守業是一個有良好教育基礎和家庭背景的商人,而且其公司在建築材料界一向都有良好的商譽,現在卻因自己不能堅守原則,而令他昔日所建立的一切都斷送了。須知人的尊嚴並非建立在經濟條件上,何守業既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理應明白商譽與人格的密切關係。用不法手段去獲取商業利益,不但有損商譽,更有損人格尊嚴。其實,他在公司財務上出現困難時,最壞的打算也只是宣布破產,盡管在名義上仍是拖欠別人金錢,總比終身負上良心的債好。古人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就是這個道理。

總括來說,何守業在生意遭逢逆境時以行賂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是違法的和不合道德的。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首先本句既意思應該係”能夠做到富而無驕,當然已經不錯了,不過這還算是容易的;要能做到貧而無怨,那才算真是難呢!”

人生存總係希望世間上搵到樣野係證明自己存在過既,所以秦始皇先會起長城,法老王先會起金字塔。只要一個人擁有左財富,佢就唔再算係一無所有,已經毋需怨;換句話說,佢地既無驕係因為佢地擁有,但當再次失去所有野既時候,難免又會怨,所以呀,富而無驕比起貧而無怨已經係好容易,但富而無驕需要依賴外在既野去支持,所以並唔可以話係得道。

名利始終並非可以由我地一手掌握,上年係上海首富,誰不知今年就已經入獄。一生無常,一個君子必須要用內心既德行去支撐自己,只有德行先係完完全全咁掌握係自己手中。君子既著眼點係實在既道德修行而非虛無既名利,故顏回先可以”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義與利,有時兩者可共得,有時卻兩者不可兼得。

當義與利有所衝突時,我地好容易會比名利所迷惑,到底要義,定係利呢?要選擇義已經難,當想到要放棄利既時候,就更加難。孔子昸學生有人一次肫子相關既問題,而孔子就講左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名利機會,雖然只係空洞而無意義,但錯過左一次可以得到既機會既時候,就好容易會覺得心有不甘,即係古人所講既怨。孔子唔係唔看重利,但認為當利益與義必有一失既時候,係應該選擇義,原因並唔係因為孔子係老好人,而係因為人對道德既追求,係自證自存既,係不假外求既。咁即係咩呢?即係好似你係旺角坐巴士去天水圍咁,係等陣車既時候,你見到原來去沙田既巴士只係一蚊咋!但係去沙田既巴士跟本就唔關你事,事關你要去既係天水圍。係上面既比喻入面,去天水圍既路就好似成君子之道咁,你要去既係天水圍,就算去沙田既巴士唔洗錢,你都唔會去啦,所以兩者其實係無抵觸到。

成德之道既追求係獨立自足,不假外求既。孔子講無怨,就係因為孔子已經放平左德性以外既客觀限制(放平並非放下),從而面對一切而心無半點怨恨,”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就是這個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