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孔子對財富既看法

原則:不卑不亢 -以平常心看待,既不必羨慕他人,也無須自卑不如人。

孔子視錢財如糞土嗎?

  • 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義與利

  •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事,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例題:

上述建築材料公司負責人何守業在生意遭逢逆境時所面對的人生抉擇,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一個無法挽回的決定。他的做法,不但有違道德原則,而且是違法亂紀。

雖則『創業難,守業更難』,公司可能面臨倒閉,老員工將會失業,祖業不繼,以致不義不孝;但要鋌而走險,以身試法,是否就是解決公司財困的唯一辦法呢?當他作出那個決定時,可有替家人切身處地想過呢?公司生意不景,理應從正確的途徑解決。從法律上言,哪位舊同學的所謂「營商之道」和「生存之道」,其實是賄賂行為。行賄受賄都是違法的,這是不正確的營商手段,有違商業公平競爭的原則。所以,何守業最後也因行賄被廉署起訴,賠上了寶貴的自由,亦失去了獨立自主的人格。

其實,人生總要面對許多困境。當我們面對哪些困境時,能否把得失平平放下而無怨無悔呢?在面臨道德考驗時,能否堅持信念、堅守道德原則呢?何守業的公司生意額即使下降,也不應進行不道德、違法紀的交易。所謂「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如果要以不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困境,君子則寧願居於貧賤也不鋌而走險。所以孔子勉勵學生,君子在困境時要守得住;而小人在窮困時,便往往會不守本分而亂來了。

再者,公司倒閉,員工失業,那是無可奈何的事。只要盡量善後員工,以最誠意的態度來處理,相信也不至於不義。祖業不繼,先父生前幾十年的心血,竟然在他手裡付諸東流。若撫心自問,自己已克盡厥職,問心無愧,那不是不孝,而是不幸啊!所謂「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相反的,他明知這是犯法的事,仍然甘願冒險,以致身陷囹圄,結果公司仍然無法力挽狂瀾。試問他如何向哪些老員工交代?他有何顏面面對家人?是否愧對先父?如果他能把家庭責任的比重多放些在人生的意義上,多點考慮和關心家人的感受和將來,我想他一定不會接受哪位舊同學的提議。

另一方面,何守業作出哪個決定時,心裡還替自己解釋,只此一次;待難關一過,他會重振祖業。這是僥幸的心態,也是自欺欺人。試問當一個人面對著嚴峻的道德原則時,稍有妥協,能不替自己找個藉口嗎?

幸好,法官在法庭上也指出何守業是一個有良好教育基礎和家庭背景的商人,而且其公司在建築材料界一向都有良好的商譽,現在卻因自己不能堅守原則,而令他昔日所建立的一切都斷送了。須知人的尊嚴並非建立在經濟條件上,何守業既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理應明白商譽與人格的密切關係。用不法手段去獲取商業利益,不但有損商譽,更有損人格尊嚴。其實,他在公司財務上出現困難時,最壞的打算也只是宣布破產,盡管在名義上仍是拖欠別人金錢,總比終身負上良心的債好。古人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就是這個道理。

總括來說,何守業在生意遭逢逆境時以行賂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是違法的和不合道德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