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中國祭祀精神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日:"吾不與祭,如不祭。"

係祭禮既過程中,雖然所祭之人已經不在人世,但人彷彿與所祭之對象相感通。因在人對所祭者以其真摰深切的懷念時,被祭者的音容笑語,德業功德皆會呈現於祭祀者心中,在這虔誠之心所對之下,被祭者是像真實在在於此世間般存在的,這就是所謂的"如在"

儒家之所以提倡祭祀,並非因鬼神或祖先可福祐子孫,而是因人之不肯忘本,不忍因親人之逝之忘之,故致祭以盡其心。當人如是的虔誠地自盡其心時,必會感到祖先鬼神,都仿佛與我為一體,而相感通。

其實只有人之仁心呈現時,所面對之一切存在,方是真實存在。如子真誠地孝其父時,父才是真實的存在;若子不孝父,父在其子心中,只是一形驅生命的存在,而無父的意義,這只有形驅意義的存在,並不是真實的存在也。若子真考敬其父,則父雖逝,在子心目中,其父始終仍是一真實的存在,此所謂大孝終身慕父母。

祭祀時,雖可請人代勞,但自己沒有實際參與,沒有呈現這番虔誠的精神,那便沒有祭祀的意義。所以祭祀所重在呈現人這番永感格於天地鬼神的誠意,而不存在外表上的儀文。故中國傳統文化所重的祭禮,純粹是道德意義的,決不可視之為迷信,而隨意詆毀。

(節錄自老師的中化筆記)

沒有留言: